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

Teradot 貼拉得 - NBA/當代傳奇投籃教科書退役 Richard Hamilton

原文網址: http://tw.teradot.cc/article/2015032254.html?ref=141

優雅的中距離典範-Richard Hamilton


Richard Hamilton. (AP Photo/Duane Burleson, File)

當提到NBA場上戴著臉部護具的「鐵面人」時,你會想到誰?LeBron James也許會是許多人的答案,他的隊友Kyrie Ivring也戴過,另外像是Kobe Bryant也曾是短暫的面具一族。

但如果問起資深一點的球迷,Richard Hamilton應該才是近10年來聯盟中最著名的面具俠。從2004年球季起,已弄斷3次鼻子的他接受建議戴上面具打球,一開始當然很不習慣,但漸漸地,他把護具變成身體的一部份,再也不感覺有任何不適。而隨著該年度活塞拿下總冠軍,綽號RIP的Hamilton更把面具視為某種紀念品,於是自2004年起,他便一直戴著招牌的面具打球。

Richard Hamilton. (Associated Press)

但面具終究有卸下的一天,在上個月,縱橫沙場14載,3度入選明星賽並有著1枚冠軍戒指的RIP,宣佈高掛球鞋,正式自NBA中退休。

Hamilton退休之後,2004年活塞的奪冠班底只剩下兩位現役球員,一位當然是剛剛鳳還巢的小王子Tayshaun Prince,另外一位則是當年板凳上的Mike James,已經39歲的他目前還在NBA的發展聯盟中打球(小牛隊的隸屬球隊-Texas Legend)。

而隨著Hamilton的退役,NBA失去的不只是一名傑出的後衛,更可能是一項經典技藝的消失。中距離投射曾經是一門絕學,無球跑動更是一項藝術,但現在的NBA,雙能衛們體能一個比一個勁爆,得分能力一個比一個驚人,但每個人都需要球權,每個人都要一球在手,在他們之間存在的,是互斥性而非互補的可能;相對的,精於和隊友配合,能靠著無球跑動製造出空檔,並予以對手痛擊的射手後衛,卻似乎數不出幾個了。

觀看Richard Hamilton打球,你必須要很專心,因為球大部分時間都不是在他的手上,而每當球來到了他的手上,卻又很快會消失,緊接著則是乾淨俐落的破網聲。

Chauncey Billups(圖前)、Rasheed Wallace(圖左)、Ben Wallace(圖右)與Tayshawn Prince。(Getty Images)

以鐵血防守著稱的活塞,進攻套路其實並不華麗,但最有效,也是他們最倚重的,就是以Richard Hamilton搭配重重擋人的捲曲切(Curl Cut)套路。Ben Wallace和Rasheed Wallace兩道厚厚的移動肉牆之間,Hamilton穿進又穿出,抓到一瞬間防守者慢下來的空檔,Billups精確地傳球到位,接球,出手,進球。得分其實也可以很優雅。

當然,優雅的是把球拋出絕美軌道的Hamilton,你去問問追著RIP滿場跑,又撞上Wallace長城的防守者,問他是否有感到一絲一點的優雅?

這樣的畫面也曾在傳奇球星Reggie Miller的比賽中出現,事實上,Richard Hamilton可說是完美地繼承了Miller的打球方式。好吧,也許射程不太相同,但兩人的打球方式確實極為類似。而分處溜馬和活塞兩大東區強權,彼此交手的機會是少不了的,每當這兩隊交手,同樣身為隊上得分主力的Miller和RIP,就會開始上演整場你追我跑,我追你跑的模仿劇碼:先是RIP繞過了Wallace砍進2分,換邊後又是Miller靠著小歐尼爾的擋人在RIP面前砍進3分,兩人你來我往,無止盡地跑動,穿越擋體,尋找路徑。

Reggie Miller.(Getty Images)

也許有人覺得無趣,但我總覺得那就像是兩位藝術家在一同共舞,在球場上,用籃球和跑動譜出最美妙的樂章。和目炫神迷的運球或令人咋舌的體能無關,利用跑動製造空檔,最重要的反而是眼和腦,去觀察場上的情勢,隊友的動向以及防守者的位置,去思考什麼時候該啟動,什麼時候該煞車,該依著什麼樣的路徑來跑。就像是職業棋士一樣,而整個半場就是他們棋的棋盤。

2004-05球季,大嘴Miller的最後一季,溜馬全隊都為了指上猶虛的Miller而將士用命,然而挺進季後賽第二輪後,和溜馬之間有著複雜愛恨情仇的底特律活塞又再次把他們擋下。當系列賽結束時,在全場的掌聲之中,Miller摟著Hamilton,告訴他,要他把他們的打球方式繼續傳承下去。

「從今天起,這火把算是交到你手上了。」

然而,10年過去,當Hamilton自己要脫下球衣時,卻不知道該把手上的火把傳承給誰。

或許這也是NBA變遷的必然性,後衛的體能越來越好,球員越來越重視多功能性和自己創造得分機會的能力,雙能衛成為後場的顯學,其實那真的也沒什麼不好,只是對照曾有的經典,讓人感到有點寂寞而已。

Stephen Curry. (Photo by Maddie Meyer/Getty Images)

未來,也許會有更多的Russell Westbrook,也許會有更多的Stephen Curry或是James Harden,但像Richard Hamilton這樣,堅守著傳統的技巧,並把它磨練成為無堅不摧的攻擊武器的球員,恐怕是很難再見到了。

關於RIP,其實我還有好多好多可以說,我可以寫他和後場最佳拍擋Billups的兄弟情誼,我可以談他出身自沒落的鋼鐵小鎮Coatesville,卻深愛家鄉並努力回饋社區的故事(他身上有著CV FOR LIVE的刺青);或者我也可以提他和Kobe Bryant同樣在費城長大,從16歲一起入選明星隊後便維持亦敵亦友情誼的故事,或是他著名的長跑能力和超卓體力,甚至接受Runner's World雜誌專訪的異業體驗。

Richard Hamilton(圖左)與Chauncey Billups。(blogpost)

但我想就到此為止吧,長篇大論的文章不該是伴隨Richard Hamilton一同出現的印象,合適他的文章,應該就要像他的進攻一樣,簡短,俐落,但有效且致命。

"Yes sir!"

如果RIP看得懂中文的話,相信他也會用他的招牌口頭禪來表示同意。

致敬一個曾有的中距離典範-Richard Hamilton。


詳細全文: http://tw.teradot.cc/article/2015032254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